新闻中心

一则孙科别墅“八卦”引发的思考——阅读建筑究竟读什么?

 

       孙科别墅本来是建筑师邬达克为自己建造,因为遇到纠纷有求于孙科,才低价转让?
不久前,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系列讲座“再读邬达克建筑”上,主持近期上海热门“打卡”地标上生 新所城市更新设计的建筑师宿新宝主动“爆料”这段“八卦”。
听讲座的市民张女士乐了:“第一次听专家如此专业地解析一个‘八卦’。”但转头她又觉得遗憾:如果不是熟悉“内幕”的专家主动“自曝”,她几乎没法从其他渠道了解这段故事。
“现在强调‘建筑可阅读’,很多老建筑也的确挂了铭牌、二维码,可以了解信息,但对于普通市民游客来说,‘阅读’的内容还可以更丰富些。”
建筑是城市内涵的外化。在一些市民和游客看来,建筑的核心是活动其中的人,阅读建筑,归根到底是阅读“人的故事”。
一段“八卦”讲出“学术范儿”和趣味性
关于孙科别墅,一直有个传闻:这一住宅本来是邬达克为自己建造的,后来因沐恩堂建设纠纷有求于孙科,因此把这个住宅低价让给了孙科。
不过宿新宝在参与孙科别墅保护修缮工程时,根据设计团队的调研,认为这一流传甚广的说法“不一定可靠”。
主持上生 新所城市更新设计的建筑师宿新宝
“孙科别墅主要采用了西班牙风格,其尖拱券是邬达克常用的罗马复兴式,二楼暗藏的室外百叶卷帘也是上海仅存,十分精美。而北面楼梯间外的三个彩色玻璃窗图案,则具有当时非常时髦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宿新宝说,但设计师们在现场调研和整理资料后认为,孙科别墅的整体格局远比邬达克自宅“气派得多”,内部装饰大多使用价格昂贵的柚木材料,但邬达克自宅的材料多是东拼西凑的。此外在孙科别墅里还发现了一个保险库,“这显然不是建筑师保存图纸所需要的。”
而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华霞虹发现的一份1931年供暖平面图的图签也印证,这一图纸本就是为孙科设计的。
“辟谣辟出了‘学术范儿’。”张女士这一段故事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分享在好几个热爱历史建筑的微信群里。有群友点赞后也遗憾:“如果不是请来直接参与工程的专家,恐怕听不到这么权威的解释和有趣的故事。”
阅读建筑要读“平时读不到的东西”
如今的陕西北路204号,大门旁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上记录了这一原名“南洋大楼”的建筑的基本信息:公寓,1927年竣工;此外还有建筑特色:哥特复兴风格特征。
带表动符号总共69个字的介绍,让北京来沪旅游的黄伟觉得“不解渴”:“哥特风格不都是尖顶吗?这房子怎么是平顶?这种沿街转角的房子,内部结构怎么适应人的生活起居?”
陕西北路204号的介绍
陕西北路向东拐弯,威海路651号的太阳公寓铭牌上除了简介,还有一个二维码。扫描进入后是一段VR,可以看到建筑面貌。尽管画面让黄伟赞叹,但他仍然遗憾“没办法深入建筑内部”。两公里外的静安寺一侧的百乐门,扫描进入VR页面后倒是能步入建筑内,但“百乐门本来就可以进去”。
“百乐门”是少数手机可以“进入”内部的历史建筑
市民刘宇有同样的困惑。他在华山路1076号扫码后,信息详细记录了建筑“南侧二层落地长窗”“柚木地板”“屋顶钢制风向标有‘1916’字样”。但刘宇有点遗憾:“建筑离大门很远,介绍的细节都看不到。”再往前走经过复兴西路、五原路,沿路的老建筑都无法“深入”。
在黄伟看来,“建筑可阅读”不妨用足二维码承载尽可能丰富的信息。“一些老建筑的特点在于内部细节,但因为是私宅无法进入。如果介绍上多一些内部细节图片和介绍,更能让人体会风格差异。不然仅仅是‘哥特式’‘罗马复兴式’‘折衷主义’,很多人根本看不懂。”他很喜欢愚园路上361弄愚谷邨的VR介绍,虽然同样无法看到建筑内部,却提供了俯瞰视角,一览全貌:“既然用上新技术,就要让人读些日常‘读’不到的东西。”
愚谷邨虽不能进入建筑,却能俯瞰建筑群
“阅读的目的是延伸人的眼界。”张女士认为今年“再读邬达克建筑”系列讲座受欢迎,一大原因是请来熟悉内情的专家们“解密”建筑细节和背后故事:“希望更多建筑能被这样阅读。”
期盼“阅读”中有更多“人的故事”
黄伟喜欢驻足观察上海老建筑来来往往的人。陕西北路、南京西路路口往南几十米,他在华业公寓门外铭牌读到了“人”的信息:上海营造巨商谭干臣投资兴建,李锦沛设计,李健吾、金山、张瑞芳、王丹凤、俞振飞等人曾在此居住。但问题随之而来:“哪些作品是这些文艺界人士住在这儿创作的呢?他们在这儿的生活场景又如何?”
刘宇在复兴西路271号高逖公寓倒是扫出了高逖爱(Henri Cordier)的详细生平,但高逖爱其实与这一建筑没有关系,只是这幢公寓建造时,当时门前道路以他的名字命名。这让刘宇有些失望:“我希望看到那些在这些建筑里生活过的人的痕迹与细节,即使他们不是名人,但他们曾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
扫码后高逖公寓详细介绍了高逖爱的生平,但高逖爱与这一建筑关系不大
在愚园路上一些建筑外墙上,刘宇读到了梅兰芳、茹志鹃等名人的信息和作品介绍,还有东方经济图书馆在抗战胜利后接手文献材料的故事,让这些建筑在他眼中有了“生命力”:“如果能通过扫码获得一两个他们在这些建筑里发生的故事或是细节就更好了。”
上海不少街道有了保存文脉的意识,但市民游客希望阅读更多细节
“阅读的核心还是人的故事。”不少听过“再读邬达克建筑”系列讲座的市民最大的收获,在于专家们将历史建筑与现实生活联系:“比如宏恩医院病房前的敞廊和外部园林设计,体现的是捐献者和设计师对城市的谢意,这些细节又与上海的生活习惯相通。”他们建议,建筑可阅读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请专业人士撰写与建筑相关的人的故事,一段传闻考据、一些生活细节,会比全面概括式介绍更生动:“通过人的故事,才能拉近城市的历史与现实、阅读者与居住者之间的关系。”
历史建筑总比现代建筑“好”?
周末,曾听过宿新宝讲座的市民江驰到最近热门的上生·新所“打卡”。“我以前猜‘上生·新所’名字是取‘生生不息’‘孕育新机’的意思,听完宿老师讲座发现‘想多了’,原来是因为这里原先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这让江驰觉得,即使上海人也未必对城市各个地方都了解,更何况外地游客?“‘建筑可阅读’内容可以包括建筑的历史沿革,比如这些建筑代表了怎样的生活,为何能留存至今等。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受欢迎,说明大家希望从城市历史中寻根,思考未来之路。”
据宿新宝介绍,如今上生 新所的十几栋房子,既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留存,也有1953年至2015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诸多历史遗存。“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设计团队批判性地评估每栋可以保留的、微调的和改造的建筑,既保留了二三十年代的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也保存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一些建筑,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除了哥伦比亚俱乐部、孙科别墅,还留下了1965年建成、曾是长宁第一高楼的麻腮风生产大楼,这是郭沫若儿子郭博设计的一栋简洁的现代装饰风格大楼。
“做历史建筑修缮既要甘做配角,又要拒绝平庸。”宿新宝在讲座上说,历史建筑修缮性保护首先是围绕原设计者的作品展开,同时又必须把当代人的技术、审美、工艺和理念融入进去。
大光明电影院一侧外墙被围起来
建筑师廖方曾在讲座中提出问题:大光明电影院为何如今依然光明?
大光明电影院是在十分局促的场地条件下诞生的创新作品,展现了邬达克的高超设计能力。但廖方也坦陈,大光明电影院在空调、布局、声学等方面都有时代的局限乃至缺陷,局促的场地又是刚性限制。“时至今日,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仅仅躺在昔日的创新点上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2009年修缮后重新开放的昔日“远东第一电影院”,如今沿街一侧的外墙正包起大面积盖布再次修缮。廖方说:“有种误区认为老房子什么都好,使用者躺在前人的成果上享受。实际上为这些老建筑改造更新所付出的精力、智慧和代价,甚至已经超过了当初建造的投入。”
江驰听完恍然大悟:“原来真是冤枉当代的建筑师了。”他建议,建筑可阅读也应纳入修缮者的故事:“修缮本身就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
四位建筑师(左二至右二分别是廖方、冯立、宿新宝、华霞虹)的讲座已经上线
昨天上海第六届邬达克建筑遗产文化月闭幕式上,华霞虹、宿新宝、廖方、冯立四位专家“再读邬达克建筑”5场讲座经后期剪辑制作,加入现场走访和讲解内容,制作成5集科普课件,正式在腾讯、优酷、BILIBLI等视频网站上线。

 
老街腾龙娱乐-腾龙娱乐官网|腾龙娱乐公司客服

Advertising agency

技术支持:申博科技

Copyright © 2004-2017 老街腾龙娱乐-腾龙娱乐官网|腾龙娱乐公司客服 湘ICP备66000007号-9

地址:​​某某市同安工业集中区某某园某某号某某楼

电话:020-123456xx 020-123456xx

客服热线:

4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