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传统建筑的普及需要一部书

 

        年过七旬的张克群出生在德国柏林,4岁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受教于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张克群家学渊源深厚。父亲张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母亲陆士嘉,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校教授之一。其舅公施今墨,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张克群热爱建筑、绘画、音乐,她将多年对建筑的研究、理解及情感写在这套《杂话建筑》中,为我们开启一个面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窗口。
  追溯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与朱启钤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事们一起,引进近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对当时现存的古建筑进行勘测调研及归纳分析,为中国建筑的现代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梁思成与林徽因更是向大众普及建筑教育的集大成者,1950年代便撰写了大量赞美中国建筑文化的文稿,谈中国建筑文化的普及传承。而《中国建筑史》也成为世界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权威著作。多年过去了,从建筑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视点,从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当代使命看,他们的观念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中国建筑文化。
  当前语境下,多维度解读建筑,让建筑阅读由专家走向大众,由专业走向普及,如同音乐与绘画一样,将建筑素质教育向社会延伸,是从本质上树立中国建筑文化自信的策略。
  今天,长时间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很难花时间去实地观看和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何况是对建筑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更令人惋惜的是,不少木质结构的古村落因长久失修或火灾意外而逐渐消失。张克群所做的正是步前辈之路,将这些一一记录下来,并用诙谐的语句让大家了解本该知道的建筑常识。
  《杂画建筑》由五本类型不一、角度各异的小书组成,分别是《变化的建筑》《树木与房子》《寻宗与觅迹》《探秘老北京》《记忆与传承》。从国外建筑、木构建筑、寺观、老北京、古村落几个内容出发,作者列举多年来走访的古建筑实例,为建筑这一学科做了很好的普及,而书中选取的古建筑实例更是建筑体系中的杰出代表。在张克群看来,特别让她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平日里旅游到不了的地方,“那民风之朴实、传承之深厚,都是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城里的人所没有,也不知道的。”所以她通过《树木与房子》描写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的构建,栏杆、斗拱、牛腿、雀替的取材等等,对传统建筑基本知识的普及,让大多数人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此为骄傲。
  如何还原建筑背后的文化意义十分重要,它是一个整体,如果单独将古建筑的零构件陈列于博物馆中,只能体现狭义的艺术形式,而缺少文化意义。只有全面地认识这些构件在原有建筑和礼仪环境中的位置,才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构件的形式和意义,从而对文化和历史有更深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作者的行文更像是在讲述,让阅读者明白晓畅,而且富有热情,通过勾画的建筑手稿形象生动地传达古代建筑的特征。她以现代与古代、今人与古人作比较,使得过去的历史建筑格外生动,绝无一般理论文章的枯索之弊。
  这套书不仅是常识性的手册,亦是通向新问题和新研究的入口。如在《变化的建筑》中,作者借由奴隶制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这一时间轴,窥探隐秘而鲜活的世界建筑角落浮沉与流变,破旧与立新,亦步亦趋与日新月异,为读者留下中外建筑发展异同的思考。
  正如曾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的秦佑国教授所评价:“在今天,我们确实需要‘负有宣传的使命,对于社会有指导的义务’的大众读物,张克群的书正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

 
老街腾龙娱乐-腾龙娱乐官网|腾龙娱乐公司客服

Advertising agency

技术支持:申博科技

Copyright © 2004-2017 老街腾龙娱乐-腾龙娱乐官网|腾龙娱乐公司客服 湘ICP备66000007号-9

地址:​​某某市同安工业集中区某某园某某号某某楼

电话:020-123456xx 020-123456xx

客服热线:

400-000-0000